科技日报记者 陈汝健 通讯员 冀延平
白寨种养循环科技小院、王庄粮食生产科技小院、前衙葡萄科技小院……当前,在河北省曲周县域内建有5个科技小院,每个科技小院常年驻扎着三五名研究生,师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开展实用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相关资料图)
“结合县域发展需要,我们目前整合建设了5个科技小院。”5月3日,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白向东告诉记者,是科技小院让粮食作物实现了高产与高效。
创建全国首家科技小院
不久前,“全国科技小院发源地”揭牌仪式在白寨科技小院举行。“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我们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白向东介绍,小院师生每年驻村200多天,围绕三农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联合多主体共同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将农业产业急需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送到田间地头。
历经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农业大学解决了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研人员与农民脱节等多层问题。
如今的科技小院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搭建起一个“政产学研用”的综合服务平台。
以“四零”模式培养新型科技农民
“依托科技小院,我们打造了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科技培训和服务模式。十余年来,我们累计培养8万余名新型科技农民。”白向东如是说。
“学生娃娃讲的农技课,有什么听头?理论和实际都是有差距的。”曲周县第四疃镇的种粮大户王志成开始对科技小院的农业课堂并不认可。
后来他抱着没事儿试听一下的打算接触了科技小院的学生。谁知几堂课下来,他“上了瘾”。
“以前种地靠的是经验,现在靠的是科技,这些学生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苗情、墒情监测,讲的是不同地块标准配方施肥,治虫病、防冻害用药都是精确到克。”王志成颇有体会,啥时节讲什么样的管理技术,“咱不服不行。”
有科技小院做后盾,王志成的小麦合作社已实现了连年增产。他现在聘请了一名小院研究生做专业农技辅导员,一心跟着学习科技种田。
在曲周,科技小院的学生普及了小麦四密一稀新型种植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春草秋治等多个单项技术集成的综合技术,改变了当地农民大肥大水、播种时间不科学的现状,保证了当地农业稳产、丰产。
特色种植托起农民致富梦
不仅在传统粮食作物,科技小院在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已成为推动曲周现代农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在岳庄村甜叶菊科技小院,中国农大2021级研究生丁良靖已经多次深入一线田间帮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甜叶菊的产量高,效益好,因为是和当地上市公司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合作开展的订单种植,农民收入有保障,积极性很高,经过我们技术改良之后,抗病害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已经成为曲周县一种新兴的规模化产业。”丁良靖介绍说。
“我们县今年协议种植甜叶菊2万余亩。”曲周县晨绿甜叶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更希告诉记者,今年的收购价由7元提高到了9元,每亩地有8000多元的收益。
科技小院推广了农业科技、改变了农民种植理念、兴旺了农业农村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首创‘科技小院’模式,打造一支‘永久牌’的科技型人才队伍。”曲周县委书记孟凡雄说。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