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资料图片)
>>>政策速递
1.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扩大绿电消费,实现绿证全覆盖
2.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
3.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
4. 央行:我国绿色贷款高速增长
5. 北京: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
6.《河北省碳捕集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发布
7. 光伏行业首个世界500强诞生
8. 蚂蚁集团与渣打集团合作升级: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等领域
9. 沃尔玛和Rubi Laboratories合作:利用碳排放生产衣服
10.欧盟委员会通过CSRD配套准则,ESG监管进一步加强
11.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
>>>专题碳讨
洪涝灾害频发下,海绵城市建设需更多“绿色设施”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扩大绿电消费,实现绿证全覆盖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制度,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健全绿证交易,扩大绿电消费,完善绿证应用,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
零碳解读:绿证认定和交易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重要举措,2017年我国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和绿色电力消费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约5954万个,对应电量595亿千瓦时。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超过煤电的背景下,全面扩大绿证覆盖范围可进一步激发绿电消费需求,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可再生能源装机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其中,光伏贡献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主要增长份额,也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的主要推手。
零碳解读:今年以来,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量的71.6%。截至上半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7亿千瓦,超过水电装机总规模,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
3.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山东部署开展启动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按照《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和《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探索,为建立完善碳计量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碳排放计量审查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零碳解读:碳计量是建设碳核算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前不久,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为全面推进碳计量工作提供了保障。此次,启动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是对碳计量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在帮扶地方企业提升企业碳计量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将为建立完善碳计量管理制度、推广碳排放计量审查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4.央行:我国绿色贷款高速增长
央行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45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9.6万亿元和8.4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零碳解读: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在绿色产业项目领域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年内全市场发行绿色债券5063.51亿元,同比增长11.42%,民企发行比重进一步提升。在绿色金融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B、地方实践
5.北京: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实施方案》。指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率先建立绿电消纳碳市场补偿机制,鼓励重点碳排放单位加大绿电消纳力度。将低碳出行碳减排纳入碳市场交易,扩大应用场景范围。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建立健全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核查核证等机制。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探索开展绿证交易的机制创新。
零碳解读:碳市场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以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目标,同时可为碳汇和减排项目提供激励,是推动“两山”理论,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全国碳市场扩容和CCER重启之际,北京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健全CCER市场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核查核证等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北京在全国碳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6.《河北省碳捕集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发布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河北省碳捕集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学》。该方法学在参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碳汇项目方法学模板和CDM项目有关方法学工具、方式和程序的基础上,借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相关要求编制而成。
零碳解读:该方法学规定了在河北省范围内的钢铁、建材、发电、石油、化工等行业,通过碳捕集项目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流程和方法。并明确了通过CCUS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适用条件、规范性引用文件、边界及核算期和项目减排量等。有助于推动河北CCUS技术发展和碳捕集减排量价值实现。
C、企业行动
7.光伏行业首个世界500强诞生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作为23家新上榜公司之一,通威集团以营业收入2148.82亿元首次入列榜单,并位列榜单第476位,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零碳解读:“双碳”提出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光伏组件产量、多晶硅产量、光伏新增装机量、光伏累计装机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和光伏企业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得以快速提升。
8.蚂蚁集团与渣打集团合作升级: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等领域
近日,蚂蚁集团与渣打集团在上海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全球资金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气候变化和保护海洋等全球性议题。自2017年首次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便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此次合作升级后,双方将持续深化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创新和普惠金融领域的合作。
零碳解读:随着ESG理念的普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领域。据悉,渣打银行在6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000家分支机构和网点,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拥有超过5.2亿活跃用户,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游客提供店内支付服务。此次推进气候变化和保护海洋等全球性议题是合作的重要方向,双方将在推动全球金融普惠、全球资金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更多实质进展。
9.沃尔玛和Rubi Laboratories合作:利用碳排放生产衣服
近日,零售巨头沃尔玛和Rubi Laboratories宣布了试点项目,旨在捕获沃尔玛供应链中制造商和设施的碳排放,并将其转化为零浪费的服装原型。试点项目研究如何将Rubi的技术更大规模地集成到沃尔玛供应链中,并测试沃尔玛自己的一些设施捕获碳排放的能力。该品牌试点将在原型服装中测试Rubi的纤维性能,目标是生产服装样品。
零碳解读:推动供应链碳减排是负责任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沃尔玛和 Rubi Laboratories 合作项目将捕获并转化沃尔玛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并由碳排放制成的纤维素纱线,生产出负碳、资源中性的纺织品。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企业碳减排,还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实现碳减排与商业利益的双赢。
D、国际看点
10.欧盟委员会通过CSRD配套准则,ESG监管进一步加强
7月3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的配套准则《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标志着欧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又迈进了一步。之后,欧盟委员会将把ESRS授权法案提交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审查,如被驳回,ESRS需在修改后重新启动立法程序。
零碳解读:CSRD于2023年1月正式生效,成为欧盟ESG信息披露核心法规。CSRD要求企业根据ESRS披露企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影响的信息,具有强制性。据悉,在欧盟有业务运营的非欧盟公司、欧盟企业的中国供应商等企业均需特别关注CSRD和ESRS的影响,以符合ESG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11.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7月全球气温创下新高发表声明。他表示,对于北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夏天,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此外,古特雷斯表示,极端气候正成为新常态,各国必须做出反应来适应极端气候。
零碳解读:全球变暖影响下,极端天气频发,气候风险飙升。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华北多地遭遇强降雨,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并引发洪涝灾害。联合国《2023年亚太灾害报告》显示,仅在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就发生了超过140起气候变化引发的灾难,导致7500多人死亡,6400多万人受到影响,造成估计高达5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二、专题碳讨
洪涝灾害频发下,海绵城市建设需更多“绿色设施”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华北多地遭遇强降雨,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此次华北地区强降雨最大小时降水量111.8毫米(北京丰台区),最大降水量1003.3毫米(河北临城县);日降水量16站突破历史极值。极端的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给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风险日益突出。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7月全球气温创下新高发表声明时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IPCC发布的第六次科学评估报告(IPCC-AR6,2021)指出,持续的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水循环的异常,更热、更旱、更涝等极端现象将更加频繁并成为新常态。
在此背景下,城市因人口密度大、经济集中度、热岛效应强等特点,更易受到极端气候影响,成为极端天气事件的重灾区。在此背景下,城市需重构自身的自然灾害应对体系,以适应不断加剧的极端气候环境,保障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功能的基本正常运行。
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城市面临的气候风险差异显著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我国气温也表现出明显上升态势,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越发突出。数据显示,1951 至 2020 年我国平均气温升温速率达 0.26℃/10 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各地区均表现出气候变暖的特征,但在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根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我国东北地区变暖程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夏季洪涝风险加重、湿地面积减少、冻土脆弱性增加;华北地区暖干化显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超大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华东地区台风强度增强,城市暴雨内涝和高温热浪事件增 多;华中地区旱涝灾害频发;华南地区高温热浪、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西北地区冰雪消融加速,融雪性洪水频发;西南地区冬春干旱加重;青藏高原暖湿化,冰雪灾害、地质灾害和链式灾害风险加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灾害和气候风险,我国先后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在全国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系统部署全国及重要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以增强城市在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等气候灾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国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虽然不同城市面临着不同的气候风险,但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共同发力的共同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印发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试点城市展开重点适应行动,针对强降水、高温、干旱、台风、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修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标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2.北方地区内涝压力加大,海绵城市建设需加快推进
在气候变暖影响下,我国降水带逐年向北转移的趋势明显,北方降雨量显著增多。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暖湿特征明显,平均年降水量672.1毫米,其中北方降水偏多,降雨量更是高居历史第二位,仅次于1964年,北京、天津、河北年降水量均为历史最多。
然而,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基本以降水量历史均值为参考标准,缺少对降水量历史极值以及极端天气演变趋势的考量。在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多的情况下,北方城市发生内涝的现象便频繁出现。
海绵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之一,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海绵城市整体还处在发展和局域性建设阶段,大部分城市“海绵体”都属于试点性质,体积较小,“海绵体”所应有的效果发挥不明显。2021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开始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全域性海绵城市建设。面对逐步增多的降雨环境和日益严峻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步伐亟须加快。
3.海绵城市建设需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其中,主要需在雨水源头控制设施、管网(廊道)排水设施、河流湖泊蓄水设施等方面建设立体的城市海绵体。
然而,由于对海绵城市建设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等因素,一些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以“末端”治理为主,更加重视管网(廊道)、防洪堤等“灰色设施”工程项目。在没有源头分布式控制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城市在强降雨过程中防洪排涝往往过度集中,一旦降雨量增大就会形成洪涝灾害。更不用说在极端强降雨频率逐步增多情况下,原有建设标准的管网(廊道)、防洪堤等已难以应对更极端的降雨量带来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需更注重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以及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建设更多海绵城市“绿色设施”。其中,包括建设下凹式绿地、透水铺砖、绿色屋顶等源头控制设施;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设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海绵体(蓄水)功能;不改变自然水系脉络下,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提升河流河道的泄洪排洪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建设管网(廊道)、防洪堤等“灰色设施”并根据现有气候条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仍然是缓解城市内涝的必要措施。既要扭转过度依赖“灰色设施”的治理方式,也要避免只强调生态措施和源头治理的思路,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陶野 校对 刘军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